作为初次了解专插本的同学,肯定对专插本缺少一些必要的了解,本文就给大家整理一些基本的常识。
专插本可以说是非官方叫法,也就是我们大家口头上的叫法。在2021年改革之前,官方叫法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那么专插本的叫法就是源自“本科插班生”。
2021年进行大改革,官方叫法是 “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简称就是 “普通专升本” 。
简单来说,专插本就是普通普通专升本。 但是专升本不是专插本,因为专升本是一个统称,统称为专科学历升本科学历,而专科学历升本科学历的途径有很多种,普通专升本是其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网络教育专升本、国家开放大学专升本(电大)等各类形式...
可以跨专业报考。 这里说的跨专业指的是,你参加专插本考试,可以报考与你专科不一样的专业。 例如你专科读会计学专业,你专插本可以报考软件工程专业,这就是跨专业。
跨专业的前提就是你报考的院校的你要跨的那个专业接受跨专业,有些院校就不允许跨专业,所以这个还得根据各院校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的要求来确定是不是可以跨专业。
例如深圳技术大学就有前置专业要求,前置专业指的是专科读的专业,如果有前置专业要求,那么你需要专科的专业与前置专业要求相符才可以报考该专业。
根据目前最新的政策要求,专插本的考试科目一共4科。
其组成结构是: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 但是还有几个比较例外的专业,就是非英语的外语类专业,例如日语专业,其组成结构是: 政治+大学语文+专业综合课 +专业课 。 总分是500分,专业综合课是200分,其它科目100分。
这边对考试科目就不细讲,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直接阅读各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里面有详细的考试科目,每个专业的考试科目都可以直接看到。
有不少考生见识了2022年专插本考试的 “内卷现状” 之后,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有点hold不住,开始想万一考不上,有没有机会考第二次。
作为广东人,是真的很幸运,可以拍胸口说,广东户籍的考生,不限制报考次数! 经过调查得知,全国各地,几乎没有其它省份可以不限次数的,绝大部分省份只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连往届毕业生都没有资格报考(真狠啊)。
所以,即便一次没有考上,第二年再战那都是可以的,还有少量的三战生(即参加第三次考试)。 但这仅仅是广东户籍的基本政策,对于非广东户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也说了,我们坚决反对迁移户籍来获得报考资格的行为,所以不符合报考资格的就不要这么做,有风险!
其实这个没有准确的数据,如果真想了解录取率,那么只能说50%左右。 对于公办院校,基本都是录满人的,对于民办院校来说,稍微好一点的院校也是录满人,并且大部分院校都是超额录取,例如某院校原定录取5000人,最终可能会录取5300人都有可能。
对于一些口碑比较差的学校,第一轮录取是录不满的,因为比较少人填那所学校的志愿,自从改革之后,可以补录,那么这些院校就会通过补录去录满缺额的专业。
很多考生就是在补录阶段填报了一些缺额比较多,胜算比较大的,甚至是填了一定会被录取的院校的志愿。
所以说录取率这个很难说有一个标准的数据,因为有补录,很多人不想再奋斗一年了,哪怕是自己考得很低分,也尽量凑合选择一个。
只能说,每年都是超额完成录取任务,公办院校名额根本就不够抢。 2022年15.98万人报考,共有8.1万的计划,剩下7万多人, 就是陪跑的炮灰,这一开始就是定了的。 所以你是岸上的人,还是炮灰,由你的努力决定。
要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一个角度就是备考容易,另一个角度就是竞争容易。
备考容易,那就是考脑智商比例少,考脑容量比例多。 简单来说就是 “背多分” 。 什么类型的专业容易 “背多分” 呢? 可以考虑管理类专业,例如市场营销、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竞争容易,那可能这两年真的不好选,感觉大部分专业都有不少人报,除非校考,竞争会小一些,毕竟校考就报这所院校这个专业的人去竞争。
如果是统考的话,还得避开管理类,管理类统考的竞争是相当大的,毕竟选择“背多分”的人是真的很多很多,另外就是统考的志愿选择也多。
这个取决于你个人现状,如果你还在读大一大二,其实不着急...如果你大三了,明年三四月份就考试了,那就不能再葛优躺了!
从知识基础来看,大一大二同学,如果基础差,建议在这期间可以补充一些基础,例如英语基础,这可能是大部分专科生的硬伤,如果把英语拿下,确实是可以赢了很多人的。
从时间来看,大一大二在校生,完全足够时间备考,大部分考生都在大三上学期开始备考,少数会在大二就准备。 所以集中备考的人,都在大三的,毕竟战线也不能太长,时间久了一样疲惫不堪,无法保证好的备考状态。
统考校考是2021年专插本改革后出现的,很多人一直把这两者区分开来,甚至不少考生直接把这两个当成独立的考试。
会有人问“统考怎么报考,校考又怎么报考”,“统考什么时候报考,校考又什么时候报考”。 完全是歪曲了统考和校考的概念。
其实统考和校考就是考试科目中第四个科目,即专业综合课的命题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专业综合课是由考试院出题的还是学校出题的。
专业综合课是由考试院出题的就是统考,由招生院校出题的就是校考。 仅此而已,报考的时候,在报考系统选择考试科目,如果你选择的科目是统考的,那么你就参加统考的考试,反之参加的是校考的考试。
无论报考统考还是校考,都是同一天报考,都在同一个地方报考,都是同一天考试(统考上午校考下午),都是在同一个考场参加考试。
但是报考校考有一个缺点,就是填报志愿的选择就很少,大部分只有一个志愿可填。
这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的,应届毕业生还没毕业证,所以应届毕业生报考专插本无需毕业证。
往届毕业生报考时如果顺利通过报考系统的学历验证,就可以正常报考,如果验证学历不通过,需要进入人工验证阶段,会需要你上传毕业证照片,这个时候需要毕业证,绝大部分往届毕业生如果学历不存在问题,都是验证通过的。
对于只有结业证的没有毕业证的考生,报考的时候是无法通过学历验证的,因为学历验证是以学信网的学历信息进行核对,拿了结业证的,学信网显示的是结业,并不是毕业,就不是正常毕业的学生,无法验证通过,需要等以后顺利完成毕业,学信网显示“已毕业”才可以报考。
这里说的专升本指的是“自考本科”,在专插本改革之前,我们不叫作普通专升本,那么广东省的专升本在大家的认知当中,就是代表自考本科,甚至现在只要说专升本,大家都是当成自考本科。
所以这里可以说专插本与自考本科的区别,专插本是全日制的,自考本科是非全日制的,专插本需要入学读2年,自考本科不用去读书,专插本需要被录取才有机会读书,自考本科不需要被录取,只需要每科考合格就可以毕业。
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专插本是全日制的,自考本科是非全日制的,这两者都是独立的考试,都是专科生获取本科学历的途径,专插本是含金量最高的一种。
在含金量、社会认可度、学历价值、考试形式、毕业要求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区别。